原标题:陈春花:数字时代MBA教学的变与不变
商业教育应该直接面对企业的管理者,帮助他们应对战略、空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如果商科教育还是基于过去的认知,无论是商科教育还是企业管理者都无法走向未来。两件事变得非常重要。首先,我们需要更新和迭代整个知识体系;第二,要搞清楚MBA教学的变化性和不变性。
来源|经理人传媒经理人杂志
■文字/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在当今数字化背景下,MBA教育为什么要变革?原因是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空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所有的学习内容和要教的内容必然会发生变化。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实践给出了新的可能性和必须理解的东西。所以,今天的商科教育在数字化背景下与企业实践交流时,有些东西肯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你不能基于过去的知识走向未来。
更新和迭代整个知识体系。
个人觉得教学过程中我很紧张的地方就在这里。我们很多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其实属于工业时代的背景。如果只强调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就有可能只教授过去的知识。然而,今天,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是数字技术背景下的环境,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下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比如有人问我“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我回答这个话题可能是在工业时代的背景下讨论的。如果到了数字时代,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这个话题,而是如何生态化。
如果基于过去的认知不能走进未来,其实有两件事变得非常重要。首先是整个知识体系的更新和迭代。
逻辑变化。在商科教育过程中,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其实更快,因为企业的实践速度会更快。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战略认知框架已经从传统的“竞争逻辑”转变为“共生逻辑”(见图1)。
四年来,我和廖文健对数字技术对战略的影响做了一个比较长期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战略认知框架需要更新。
重构组织价值。过去,企业使用竞争逻辑作为底层逻辑。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满足需求,所以比较优势实际上是企业战略非常重要的选择。但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正在创造客户需求。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和更多的合作伙伴创造新的价值,有更好的成长空。事实上,该战略的基本认知框架已经改变。比如在组织部分,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回答一个问题:数字技术对组织管理和新的组织模式的挑战和影响是什么?
我使用了一个叫做“重构”的词(见图2)。在这个概念中,你会发现,在工业时代,企业想要的效率是劳动效率、人的效率和组织效率,而这三种效率的本质就是“分工”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责权利平等”。然而,当谈到数字时代时,组织是无限联系的。除了组织内部的效率,还必须得到组织外部的效率。我称之为“系统效率”。当内部企业和外部组织获得效率时,它们必须合作,因此有一个从“分离”到“整合”的演变。
刷新***力。从***力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今天对***力的要求之一是你要有刷新的能力?今天,更多的人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体验和感受生活。他希望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作为一个***,你必须创造一个有灵魂的有意义和有生产力的工作场所。我在《激活组织》(Activating Organization)中给了一个全新的***角色定义——传道者、设计者、合作者,也就是说,你可以带领大家在迷茫和艰难中找到价值的方向,你可以把梦想嵌入到产品和组织系统中,应该有一个和年轻人——你的组织成员的伙伴关系,这就是***的耳目一新。
价值回归。从企业价值的角度,你会发现,企业实践告诉我们,今天一定要做价值回归,价值回归本身解决的是伙伴关系、生命意义、共生进步。
我在很多场合都介绍过自己对企业运营的知识水平***,这一点我在当总裁的时候和辅导企业的时候都讨论过。
比较好,人不是消费者,而是生活中的人。所以,好的企业一定是生活解决方案,而不是所谓的产品解决方案;第二,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不仅仅是商业,商业社会也是如此,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技术本身就是人类进化的合作者。你应该更好地利用技术,让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自由。
其实,纵观今天的企业实践,在数字化背景下,对价值的理解也回归到价值本身,而所有这些变化其实都意味着我们知识体系本身的更新和迭代。随着这些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无论是战略逻辑的改变、组织价值的重构、***力的刷新还是企业价值的回归,其实都是希望你对知识体系本身有一个更新迭代变化的过程。
商学院教学的变化与不变
在此基础上,我们肯定会讨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商科教育,讨论教师教学中什么改变什么不改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里,这个话题一直被反复讨论。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商科教育在今天的案例解读中没有跟上企业的变化,甚至企业生动的实践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呼应和互动。
其实这与“如何讨论教师的教学,什么改变什么不改变?“差不多了。谈谈个人看法。
●关于“改变”的关键词:开放、分享、互动
我们先来看看变化。我用了三个关键词:开放、分享、互动。今天的MBA教学,我觉得需要聚集更多的技能和更多的可能性,让你的课程能够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我相信今天的商科教育课程和传统的课程不太一样,因为技术本身的开放性让我们可以融入更多的内容,但是对于教学本身来说,它会更加强调如何讨论互动,甚至在线下如何互动。如果能把线上线下移动和各种数字技术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可以把跨学校、跨行业、跨地域的教学资源结合得更多。比如我所在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商学院,有很多跨学校、跨行业、跨区域的组合教学。当这些更好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采用开放共享的方式,让学生、老师和行业能够有更广泛的互动和共享。这时你会发现,获得的教学效果,完全可以让教育和课程跟上这个时代,实现“实践互动”。
●接受五项更改以保持不变。
但是,回到教育本身,回到教师本身,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确定是不可改变的。在这个不变中,我认为有五件事我们需要理解,但是对于这个理解,我们先从变化的角度来看,然后再看什么是不变。
根据刚才提到的开放性、分享性、互动性,对于老师来说,我们要接受五个改变:
首先是课程设计。以前的课程设计主要是老师授课,现在可能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
二是教学方法。我实际上训练了自己很长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过去,我们经常和学生交谈,但在新技术下,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并通过数字技术广泛连接。这时,你会发现讲课需要面对镜头。如何面对镜头,上好课程,是对教学方式转变的一种调整。
三是激发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下大力气讲授知识,如何更完整、更系统地讲知识,甚至要求老师多讲一些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东西。但是今天,这些要求还不够。我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问你,如何激励学生,让他们真正被你激励,然后把他们转化为自我激励。一个自我激励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第四是合作与协调。这意味着你不仅要学会自己教课程,还要学会与各种技术平台和更多的人合作。这对教师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挑战,他们有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
***,了解变化。也就是说,你能真正理解这种新的教学技术、新的实践变化,让自己真正与时俱进吗?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知识的迭代和更新,但是现在我们实际上要求你迭代和更新教学技术。
●不变:职能职责、主体关系、启发思维、行为示范。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不可改变的事情,这是我特别坚持的***一部分。至于教育教学,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一些不变的东西。这些是什么东西?
首先,教育的职能和教师的责任保持不变。教育的核心功能是教育系统能否通过教育活动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说到底,其实教育还是在培养人,激励人,激活人,最终使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
第二,教师和学生是彼此的主体。一个好老师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永远不会以自己为主体,以学生为对象。有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我和学生交流。有同学跟我说:“陈先生,我是学校的客户,你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只是笑了。我告诉他,“我们不是客户关系,我们其实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两个人必须一起工作,双向互动,发挥各自的主要作用。只有有了主观意识,才能产生学习成果。”一般来说,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主要负责人,而学生是学习质量的主要负责人。只有双方为主体,才能达到最终的学习质量。
第三,启发思考,鼓励探索,不变。我一直坚持认为,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让学生有能力自己思考,自己寻找答案。有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人们问我:“商学院教授能贡献什么价值?”我告诉他,“商学院教授可能无法给你具体问题的答案,但他可以充分启发你,让你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商学院的教授可能无法解决你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理解自己的组织和公司内部矛盾的问题,但他可以确切地告诉你内部矛盾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你面临的矛盾。"
第四,教师的模范作用不变。这里有一句名言:“教育者的人格、信念和精神生活的财富,其实是一种力量,可以激励每一个受教育者去表现自己,去反思自己,去控制自己。“因此,老师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行为示范其实是很明确的。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那就是教育本身。在这一部分,我们必须告诉自己,你的行为示范才是真正的教育过程本身,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用一句话来总结:所有活在未来的人,能做的,就是和现在的自己做斗争。我特别记得北京大学前校长林建华校长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当你在校园里走来走去,你看到的都是未来的***”。如果我们在校园里走来走去,看到的都是未来的***,我们不应该用过去的知识去面对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和大家讨论变与不变的话题。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更新迭代知识体系,为此做出改变,然后回归教育本身的价值,让今天在校园里走来走去的未来***,真正拥有面向未来的能力!
注:本文根据作者在《经理人》杂志和MBAChina共同主办的2021***商学院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整理。没有我的确认。
如果涉及版权,请告诉我们删除。我们对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持中立态度。
如果文章好看,点击这里返回搜狐看更多。
负责编辑:
文章标题:陈春花:数字化时代,MBA教学的变与不变
本文地址:http://autodiscover.55xw.net.cn/show-6536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护士学校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护士学校招生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邮箱:dashenkeji8@163.com,我们将在第 一 时 间进行核实处理。软文/友链/推广/广告合作也可以联系我。